辉煌成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辉煌成就 正文
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党建与事业发展综述(上)
发布时间:2017-05-26

                                       

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新进步

——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党建与事业发展综述(上)

 

    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2011年12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吹响了再一次前进的号角,通过持续有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实现了党的建设、事业发展“两促进、双丰收”。

    党的建设结硕果,一花引来万花开。五年多来,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事业成绩喜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五年多来,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五年多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单项试点单位、全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荣誉,是责任,更是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期待!

    坚持谋远强基,抓思想强理论凝聚共同理想新追求

    在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中,有一个坚定执着的信仰,犹如“红色灯塔”,不断凝聚着师生共同奋斗的理想基础,指引着师生奋勇向前的方向。

    “党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共同理想新追求。

    ——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出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办法》,建立了领导班子“四有”理论学习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有学习心得),在学习中做到“三结合两保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提升理论素质与提升工作本领相结合;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五年多来,校党委中心组每年集体学习8次以上,代表陕西高校在全省工作交流会上介绍了做法,中心组成员先后在《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有效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坚持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2016年10月28日,陕西卫视新闻联播对我校师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这是学校确保每周三下午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缩影。五年多来,中央宣讲团来校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学校组建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等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推动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心入脑。学生“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入选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理论社团。

    ——坚持做好理论创新阐释工作。2016年9月2日,张岂之先生撰写的《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断进行了阐释和解读。五年多来,学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建研究会、思政研究会等为依托,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推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现实指导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抓典型夯基础构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正是我们长期坚守的信念。五年多来,特别是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实施“铸魂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五年多来,学校强化师生价值引领,制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搭建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理论研究四个平台,开展了“树魂立德 健康成长”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师生认知、认同和践行,为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学校做法在全省高校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并提交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书面交流。2014年9月,我校教师赵沛主讲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全省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展示一等奖。

    ——实施“固本工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不给错误思潮和言论以存在和传播的空间。五年多来,学校思想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宣传水平不断提升,官方微信排行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一批教师在《百年潮•中国梦》大型电视政论片等纪录片中讲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实施“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我校侯伯宇教授被追授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中宣部、教育部、陕西省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在全国开展了巡回报告活动;学校建设了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并被确立为陕西高校师德教育基地,出版了报告文学,拍摄了以其为原型的电影。五年多来,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侯伯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国伟、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等一批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开展向先进典型群体学习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切实做到“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正确认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施“强基工程”,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教学研讨会,切实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大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三进”工作,努力做到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把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五年多来,2名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1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

    ——实施“聚气工程”,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大学文化建设工作。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授予学校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是陕西省属高校唯一的全国文明单位。学校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连续两年在陕西省文明单位常态化管理系统考核中名列全省高校和各类文明单位前列。编制《文化建设规划(2014-2022年)》,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富有西大特色的大学文化进一步彰显,先后获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全国高校一等奖、优秀奖,连续五年获陕西高校一等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效果愈发显著。(陈朝辉)

(未完待续)